欢迎光临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举办第一次数学-地理-物理交叉学科论坛——健康地球的数理系统构建与大数据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12-18 点击量:

为适应交叉学科的发展,充分挖掘学院间的优势资源,搭建融通共享的交流平台,产出高水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在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以及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部分老师前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由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唐三一、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梁伟、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王新刚发起举办数学-地理-物理交叉学科论坛,以推动跨院、跨学科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20201217日,第一次会议于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论坛主题紧密围绕地学大数据与地球系统知识发现这一数理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聚焦健康地球的数理系统构建与大数据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治宝,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李保新,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曹晓仪,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唐三一出席本次会议,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多位老师到场聆听。

       

本次会议由唐三一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发起原因,是几位老师在兴趣驱动、完全自发自由的交流之后发现许多专业难题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举行这样的一次研究论坛对于科研问题的突破很有必要。

接下来,副校长董治宝讲话。他肯定了青年老师发起本次研讨会并积极踊跃参加的态度并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设立了交叉科学部作为第九学部,交叉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他提到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与创新有着不容小觑的帮助,希望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让科研工作锦上添花。

之后,由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段克勤做题为《青藏高原冰川模拟与预测》的报告,他介绍了冰川、冰冻圈的一些基本概念,指出冰冻圈与气候变化的科研成果可以显著增强我国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通过求解各种方程,我们可以预测冰川的未来变化。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李剑超做了题为《化学机器视觉途径的环境智能分析技术及其硬件开发》的分享。他提到交叉学科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学科交叉的交流达到学科融合。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各学科的研究走向复杂化,他希望可以通过交叉学科用数学方式提取信息,建立一个新的科研体系。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梁伟的报告题目为《人地耦合系统的多维曲面建模与稳定性分析》。他简要介绍了人类繁荣和环境可持续的紧迫性、人地耦合系统研究进展与瓶颈,并提出了希望学科交叉突破的三类问题,与参会的老师们做了讨论。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王斌作了题为《地质学的数据思维:寻找定性到定量的平衡点》的报告。他介绍了目前中国的自然环境格局,运用数据模拟的方法研究地理问题,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数据的精确度和数量多少对结果影响很大的问题,希望大数据和更精确的数据可以得到更精确或未发现的地质运动现象及其持续时间。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邢莉作了以《有机气体氧化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二维VBS数值模型建立》为题的报告。她介绍了Pm2.5从排放源排放到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和传输、消散、雨除过程,介绍了一维挥发度区间模型,并提出了加入氧化度维度后建立更复杂的二维挥发度区间模型存在解不唯一的问题,就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做了探讨。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王新刚作了以《复杂生态网络中的暂态斑图》为题的报告。他就什么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研究范式——斑图、复杂系统的核心问题——同步动力学以及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同步斑图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与交流。

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本次交叉学科论坛,让科研工作突破了单一学科的限制而向多元化繁荣发展,是对交叉学科研究的一次重要尝试

      

 

 

 

关闭